據說起源於數十年前的歐洲,是指書友在書本貼上特定的標籤放到公共場所讓人無償取閱。 每個人都有他對生命/生活的獨特獨見解。藉著交換書本,交換一個想法,讓我們都得到提升,讓識見得以流傳。

網內人
內容簡介 殺死人的,從來不是凶器, 而是惡意…… 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、「書展大獎」、「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」三大獎得主,耗費兩年心血,登峰造極的最高傑作! 超過20位各界名家毫無保留推薦! 面對蜂擁而來的惡意, 她想不到的是, 就算拔掉了網路線, 也逃不出這張人性交織出來的網…… 小雯死了,從22樓墜下,摔得粉身碎骨。 警察說是自殺,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,小雯是被「殺死」的。畢竟她在去世前,才因為一起性騷擾案遭到網路霸凌,姓名、學校都被公開,每天忍受著網友不堪的辱罵、陌生人惡毒的眼光。為了不讓小雯白白犧牲,阿怡誓言揪出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,只要能揭開真相,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。 她找上了神秘的無牌偵探阿涅,阿涅繭居在破落的舊大樓裡,生活邋遢、性情乖戾,卻擁有超凡的駭客技術。他很快地縮小了調查範圍,推斷幕後黑手就隱藏在小雯身邊的人之中。 但隨著真相一層層剝開,阿怡心底那個「妹妹」的形象卻漸漸模糊,不知不覺中,她陷入親情與謊言的迷障裡無法抽身,而罪與罰的天秤也開始傾斜,急速倒向難以意料的結局…… 「復仇」是什麼?是彌補遺憾的救贖,還是人性陷落的深淵?「網路」又是什麼?它帶來更多的便利,還是更危險的紛爭?陳浩基繼《13‧67》後,傾盡兩年心血,以更臻純熟的敘事技藝,融合精湛細密的布局和深入骨髓的描寫,帶給我們一部有如鑽石般璀璨的極致傑作,也讓我們人在網中,身不由己,欲罷不能! 名人推薦 【作家】王浩威、【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得主】文善、【影評人】半瓶醋、【導演/作家】李志薔、【推理作家】李柏青、【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前會長】杜鵑窩人、【電影導演】吳米森、【推理作家】林斯諺、【作家】果子離、【推理作家】既晴、【電影《天黑請閉眼》導演】柯貞年、【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】苗博雅、【華文驚悚推理小說作家】張苡蔚、【方圓書房店主】張羽芳、【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】視網膜、【作家】詹宏志、【推理評論家】路那、【鬼島連載作家】飲馬人、【荒野夢二書店主人】銀色快手、【推理作家】陳嘉振、【香港類型小說作家兼編劇】譚劍 震撼推薦! 來自行家的一致好評!...

人類大歷史:從野獸到扮演上帝
內容簡介 全球暢銷1,200萬冊 翻譯超過50種語言 撼動世界 哈拉瑞「人類三部曲」 連天才們都驚艷不已的曠世傑作 歐巴馬、比爾.蓋茲、祖克柏、康納曼……全球重要意見領袖 人手一冊 《人類大歷史》《人類大命運》作者 當代全球思想指標 哈拉瑞 成名代表作 《人類大歷史》為什麼能夠在國際暢銷書榜上爆衝?原因很簡單,它處理的是歷史的大問題、現代世界的大問題,而且,它的寫作風格是刻骨銘心的生動。你會愛上它!——戴蒙(Jared Diamond),普立茲獎巨著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作者 十萬年前,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, 但今日,只剩下一個人種:智人(Homo sapiens),亦即明智的人種。 但是我們真的明智嗎?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殘骨的猿人,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, 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,到阿姆斯壯踩上月球的腳印,...

西方憑什麼:五萬年人類大歷史,破解中國落後之謎
內容簡介 書開頭是一隻狗,原本是慈禧太后的狗, 1860年英軍攻進圓明園,把牠帶回倫敦, 獻給維多利亞女王,取名「戰利品」。 作者於是問出第一個問題: 為什麼鴉片戰爭結果是維多利亞女王賺到一隻愛犬, 而不是她丈夫亞伯特被押去北京做人質? 一個問題導向更多問題: 西方征服新大陸靠的是「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」, 槍炮、鋼鐵都源自中國, 中國亦不缺病菌,為什麼征服新大陸的卻是西方? 鄭和航海技術大大勝過哥倫布,為何沒橫越太平洋? 為什麼工業革命在英國發韌? 簡單問一句就是:西方憑什麼主宰世界? 從馬克斯以降,許多大師都給過解答, 從人種優劣論、文化決定論、地理決定論 到英雄史觀、狗熊史觀,不一而足。 本書推翻前人論點,另立新說。...

白銀風暴:銀色迷霧下的東西方貨幣戰史
內容簡介 : 歐洲人只是拿了美洲的白銀,買了一張亞洲經濟列車的票,並從三等車廂,到二等、一等,直到19世紀取代亞洲成了經濟火車頭! --德國經濟學家 鞏德.法蘭克 白銀,曾經主宰匯率與貿易的王者。 阿拉伯帝國藉它崛起;印加帝國卻因它覆亡。現今,白銀仍是最有獲利空間的貴金屬,在貨幣不斷貶值與通貨緊縮的威脅下,白銀是否就快奪回曾經輝煌的霸權? 曾經有很長一段歷史時期,中國人的財富始終「偏向」於白銀。那個時代對中國人來說,是一個「銀子的時代」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,中國,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「用銀之國」,也是真正的「白銀帝國」。於是,西方列強對中國的「白銀掠奪」開始了,在殖民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近代金融業,則成了這場掠奪中的利器。 一場場真實的「歷史大戲」,就這麼圍繞著白銀上演了。
書聚 21/04/2018 @ First Step Coffee
新書友加入。 遇見的人愈多,愈發現世界的廣大。 Kazuo Ohno’s World: from without & within 大野義人有關他的父親和父親的舞蹈(Butoh,舞踏)的訪談。 舞踏是現代舞的一種形式,由日本舞蹈家土方巽和大野一雄於二次大戰後所創, 企圖破壞西方對於表演、動作、和肢體的傳統美學觀點,追求肉體之上的心靈解放和自由。 也許外在是破壞西方的美學觀點,內在是要宣揚摒棄西方價值導向。😤 Tarot and Psychology 塔羅牌作為神諭,也許最終也是心理問題, 答案是反映潛意識?🤔...

小團圓
作者: 張愛玲 出版社:皇冠 無數讀者千呼萬喚, 張愛玲最後、也最神秘的小說遺作 終於揭開面紗! 這是一個熱情故事,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, 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。 ──張愛玲 九莉還記得她嬰兒時期的景象:人來人往的嘈雜聲中,有一支白銅湯匙塞進她嘴裡,那股鐵腥味真難吃! 這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與驚人的記憶,顯然一直留在她的血液裡。從幼年傳統家族在新舊世代衝擊中的爭鬥、觀念對立的父母籠罩的陰影,到讀書時修道院女中千面百樣的同學、戰時人與人劍拔弩張的緊繃感……點點滴滴的細碎片段,無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記,並開出繁盛的文字。 而就是這種特殊的文采,吸引了邵之雍天天來拜訪九莉。他眼中的光采像捧著一滿杯的水,他說就算這文章是男人寫的,也要去找他,所有能發生的關係都要發生。二十二歲還沒談過戀愛的九莉,覺得這一段時間與生命?無論什麼別的事都不一樣,恍如沉浸在金色的永生中,讓她不顧一切,即使之雍被說是漢奸、即使他是有婦之夫…… 讀中國近代文學,不能不知道張愛玲;讀張愛玲,不能錯過《小團圓》。《小團圓》是張愛玲濃縮畢生心血的顛峰之作,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,刻畫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,餘韻不盡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,讀來時時有被針扎人心的滋味,因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,正映現了我們心底深處諸般複雜的情結。墜入張愛玲的文字世界,就像她所寫的如「混身火燒火辣燙傷了一樣」,難以自拔!

武道狂之詩
《武道狂之詩》是香港作家喬靖夫的武俠小說,2008年由香港出版社天行者出版出版卷一《風從虎.雲從龍》,全書共二十一卷。 劍風怒濤‧武鬥解禁‧狼派英雄出世 「我認識不少真實的武者,他們練武,就是因為喜歡──喜歡把技藝練得圓熟的滿足感,喜歡將自我潛能推到極限的存在感。」──喬靖夫 喬靖夫全新長篇系列《武道狂之詩》,從經典武俠原點再出發,以獨特視角,創造出具凌厲狠勁,強悍而不孤的濃厚「狼派」風味,令人血脈賁張! 武俠解構。重裝上陣。 『吾等奉掌門號令與爾比試,以宣示我武當派武學,天下無敵!』 號稱「巴蜀無雙」、以超凡武學坐鎮四川的青城劍派,猶如貴族般為凡人尊崇,卻遇上了創派數百年來最大危機:強大的武當派遠征軍,打著『天下無敵,稱霸武林』的旗號,登山求戰! 十七歲青城少年劍士燕橫,遭武當高手追殺,得身負異國武藝的奇男子荊裂相救。兩個同樣背負血仇的男人結成盟友,並肩踏上「討伐武當派」這條險惡漫長的道路。 血與鋼鐵的征途,於焉展開! 關於《武道狂之詩》的概念: 摘自喬靖夫後記: 「我是個武人。至少,曾經是。 傳統的武俠小說世界裡,「武功」往往只是書中角色的能力甚至權力的一種具體象徵,武力不過是他們達成目的(例如私人恩仇、民族鬥爭、名利權勢)的工具或手段。 我認識不少真實的武者,他們的想法可單純得多:練武,就是因為喜歡——喜歡把技藝練得圓熟的滿足感,喜歡將自我潛能推到極限的存在感。 當然還有,追求那「最強」的夢想。 說起來又像寫小說。但現實裡的確如此:所有真正下過苦功鍛鍊的武者,恐怕沒有一個不想像過自己要成為「最強」。即使只有很短促的念頭。即使到了最後,只有極少數的精英能夠堅持這條險隘的道路 ——世界冠軍,就是千萬個曾經夢想「最強」的人裡,最後淘汰剩下來那一個。 這部書題為《武道狂之詩》,正是要描寫這種非常人的情懷。雖然貫穿全書的是「復仇」命題,但仇恨的肇因,仍然是追求「最強」的武者執念。...

原來你非不快樂
作者 林夕 出版社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這本書沒有列出一千種快樂的方法,一萬個快活逍遙遊好去處。還沒放下心裡的包袱,逍遙得到哪裡去?沒提供心靈的雞湯,湯只能補身,我不自量力試圖扮神農嚐草開藥,所以選擇殘忍地嘗試把這包袱打開,理解痛苦的來源,才能為心把關,只有心無挂礙,才能讓煩惱與痛苦貶值到視而不見,才能找回快樂的生母——安樂自在。 再說白點,舉例,關於愛情,因安樂而快樂,就是做到「不錯過任何挑逗,也不為任何人等候」,「不給我的我不要 ,不是我的我不愛」。 書名叫《原來你非不快樂》,副題該是「得你一人未發覺」。 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,快樂本由心決定,一如空氣存在,用力呼吸才會發覺,但用力呼吸到喘息,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,執著於快樂,便不快樂。 本書分為八章, 小心的是,最後一章講死亡,因為我深信未知死焉知生,正如未知苦焉知樂。對終極結局忌諱,沒有想過探索之後的出路,之前的快樂都是一場快活的幻覺罷了。 快樂不可能從外境追求, 因為現實挫敗難免,只能往自己內在的心修練,才能無敵無懼於外在遭遇。不用找,不要追。

寂寞的大夢想家
作者: 伽坦‧巴葛 原文作者: Chetan Bhagat 譯者: 張嘉文 出版社:商周出版 內容簡介 有時候,生命無關乎你想做什麼,而是你應該做什麼 「三個傻瓜」電影原著作者,再次以寶萊塢式小說襲捲全球 什麼樣的人比傻瓜更傻?他說,是那些追夢的人! ★售出印尼、越南、韓國、繁簡中文、泰米爾語等多語版權 ★英文版銷售超越百萬冊! 印度少年戈帕爾來自貧困的家庭,母親早逝的他,由父親辛苦帶大。和好友拉哈夫一起長大的他,一直深深愛著同學阿媞,然而阿媞從未回應他的感情,只說兩人是最好的朋友。 戈帕爾的父親和印度其他父母一樣,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學校以改善家計。在病弱父親的期待下,考試失利的戈帕爾離家到遠方準備重考,而費用則靠借貸支應。於此同時,拉哈夫不但考上頂尖理工學院,還和阿媞談起了戀愛,這讓戈帕爾大受打擊。 度過一年痛苦的重考生活,戈帕爾依舊落榜,拉哈夫跟阿提的戀情依舊很順利。在期盼落空之下,父親默默的走了。背負大筆債務,戈帕爾自此完全陷入人生的絕境。不過在因緣際會下,獲得高人指點的他,看準印度人對於高等教育的渴望,在家族中產權爭議已久的農地上蓋起大學,用盡各種下流的手法,就是希望能坐擁大筆名利。 幾年之後,沒念過大學的戈帕爾,搖身一變成為印度最年輕的大學校長。隨之而來的名利及權力,讓他幾乎贏得了所有。不過,這虛浮的一切,卻在目睹一個病弱男孩的生存祈願時,失去了原有的重量……...

只停留在口頭上的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。
這才是真正的馬雲 陳偉 / 天窗出版